繁體中文部落格

主  目  錄

上一層目錄

簡體中文部落格

 

 

 

 

仙佛合宗語錄

或問十三條

 

引語曰:古今來學道,必仙道大明,從仙師降授而得者,而後可以說仙話、垂仙教。不然,妄言之,罪莫大焉!若不明宗旨,唯蹈襲古人幾句糟粒舊說,惑世坑人者,元太虛、陽葆真之作《直議真詮》,尹蓬頭之作《萬神圭旨》等書是也。他如盧丹亭之作《廣胎息經》,最邪妄、最淫惡,詐托旌陽為說,僭瀆帝經為名,罪深無間地獄。不必言之,而可易知其為邪。唯是似是而非者,最害人之深。不知道者,信其為道;餘則見其非道,每欲為眾辟其邪說而未及。茲因 周友攜至,命之評閱。餘因得以所欲言,數彼之妄。令後賢不墮其坑阱,是所願也!

 

 

一問曰:紫陽、玉蟾二真人皆言“凝神入炁穴”,《直議真詮》云“神至靈妙”,如何凝聚得他?此一句,是《直議》之說,甚錯處。蓋息念而返神於心此一句,是張紫陽自釋凝神二字之說。葆真引來,釋入炁穴之義,猶覺差些。則炁亦返於身,漸漸沉入炁穴去此二句,皆陽葆真《直議》之說,亦差。二說不同,請問如何即是?

伍子答曰:彼言神返於心,則神歸本位矣。炁亦返於身也,只言歸得本位。不似張白二真人所說,神入炁穴是神炁有交媾在此,正有修為處。非神返炁返,各歸而不合一,便謂可證道者。此《直議》之錯認心與炁穴,大悖道也。況張白二真之言,出於 鍾離祖化神前之言,安可妄議之歟?

 

 

二問曰:葆真子議無炁穴,謂元陽真炁散於四肢百骸,又為視聽言動,豈有區區藏一穴之理。此議如何?

伍子答曰:人當受天命而生時,則元炁是本根,原自有著落處,故發明之曰炁穴。及在四肢百骸,視聽言動時,炁之緒餘為用者也;猶為本根仍在炁穴內。雖有不為身外之用時,亦有本根仍在炁穴內。且人不能一日無元炁,即自有所在。有穴無穴,雖不可見,何必議有穴無穴哉?不過煉精化炁時,以下丹田為主。煉炁化神時,以中丹田為主。皆由三田反覆,有行所當行、住所當住。化炁時,固在下丹田,而炁穴又豈在下丹田之外而別議之耶?元精藏於腎,不發動時,即是元炁;而可謂炁穴遠 於下丹田乎?強議無炁穴,自己落空亡,則歸根無所歸,復命無所復。後學毋為所惑也!

 

 

三問曰:元太虛議云“凝神入炁穴”,只是收視返聽,回光內照而已。葆真子議云,非是執著所在,而用意觀照之,不過虛靜以返神於內。其師徒二說孰是?

伍子答曰:元太虛所議八字,乃陰神家活計,非仙理也。葆真子所議,乃空亡之妄語,無果證者。殊不知,鍾離仙翁所言“凝神入炁穴”者,正世尊所言“心目所在”之謂也。彼借回光內照四字為訓,但可訓凝神,不能訓入炁穴。要知仙真所謂回光內照者,異於是!當煉精化炁之時,即回照精炁;當煉炁化神之時,即回照炁存神;當煉神還虛之時,即回照虛。固不可著不相關之處用照,亦不可著內用照,皆落空之境耳!去仙機頗遠。所以佛說:“七處 徵心,皆無有是。”獨俞玉吾所言“回光內照,呼吸太和”,是煉精化炁時之內照,以其有呼吸太和四字而知之。至煉炁化神,非呼吸之可言,所以鍾離正為煉精化炁而發。元葆二說,不足以語此。

 

 

四問曰:李清庵云:“畢竟如何是道,須向二六時中校勘。”不與諸緣作對的,是個甚麼?

伍子答曰:此禪家套語耳!不知仙真上聖、諸佛世尊之所謂道者,無形、無情、無名,至虛極之妙也。其所謂道生一,一而生二。今言緣、言對,當知緣一也;對緣者我,又一也;則二非道矣。此之緣,即塵也。對緣者,即根也。亦是有人相、我相之二者。不與緣對者,去緣而尚有我在,著校勘亦有我在。此世尊所謂我相未除,皆為虛幻耳。我為道中之一物,一為道中之一數。一在,故未至虛極之妙,安可指一謂之道?一在,即神在也。佛宗中,所謂萬法歸一,一畢竟要歸無。化神時,此心著不得緣境。一著緣境,即墮六道。雖化炁時,對緣而心著之則不化炁。何莫非不對緣而遽稱為道?唯如斯而已哉!殊不知煉神還虛,還之無極而至極,方為與道合真,齊肩於仙佛者也。今古尚無,又豈可以二六為言耶?

 

 

五問曰:《坐忘論》云:“勿於定中急急求慧,求慧急則傷定,傷定則無慧。”此說是否?

伍子答曰:此言非也。何以知其非?蓋人之性體,靈照是慧;動而發用,從耳曰聰,從目曰明,逐於外不定於內,則失慧矣。張紫陽真人謂之走丹,即此。不用聰明於耳目,而回光復其本體,則名慧、名定;是名慧於定,不名慧於不定。定此慧,即名定。不定此慧,則不名定。彼 云定中求慧,則視為二矣。果定於先者何物?而反言求慧於定中,不知已定者便是慧,何待於求?此所以非我天仙頓法道理,一性而二稱者,同語也。觀定慧,是一不是二之言,亦相應,能已知此矣。

 

 

六問曰:金丹必言鼎器,如何即是?

伍子答曰:“先把乾坤為鼎器”,此乃仙家起首之定論。

又問曰:李清庵乃云:“身心為鼎器”。又云:“乾心也,坤身也。”是否?

伍子答曰:乾非心也,乃《易》所謂“乾為首,坤為腹”者,是也。行得三田反復之工者,方能真知爐鼎之妙。

又問曰:然則清庵云乾心坤身之說,非歟?

答曰:彼亦誤也。古云乾心坤身者,是取將坎位中心實者,點化離宮腹內陰之理。言坎腎中陽,抽出而成坤。心離中虛,填實成純陽之乾。乃百日關中,煉金丹時之造化,及十月成神之所證也。彼清庵遂混一言之,不發明所用之理,不分辨所用之時,則非也。若必求鼎器於身心,唯百日煉金丹,其烹煉之工,用下丹田為鼎器,可以坤身言,不可以乾心言。心離虛,尚未得坎陽填實成乾也。蓋乾為首,乃有妙用在乾,而歸根在坤,非言心穴也。十月煉神丹,用中丹田為鼎器,可以心言,不可以乾言,亦不屬於坤身,而其妙用歸根,皆在心,非身也。則知清庵之說,與張紫陽真人所言乾坤共為鼎器者不相合。此秘密天機,學者須要得個真知實授來,始能用真鼎器、真皈依而後可成道。不然萬煉千修,毫無所益。

又問:鼎器之說,更多有言臍者;言非臍者;言臍下一寸三分者;言外腎上之毛際者;言心腎兩間,折中之當臍上者。諸說,亦有可用否?

伍子大笑曰:皆非也。此巧言惑眾者,無根之可歸,無命之可復也。金丹大道,因有丹之名,曰丹田,就是生長金丹之田也,非針病灸艾,何用點穴為也?

又問:今言金丹、神丹,何所分別而二名之?

答曰:腎中真陽之炁,名水中金;煉腎中精而化金炁,故曰金丹。煉炁化神,故曰神丹。

 

 

七問曰:昔紫陽真人云:“元性非他物也,亦炁凝而靈耳!”請詳其旨?

伍子答曰:但看天地,亦炁凝而靈,而人之小天地者,即如是。此張真人發萬古之所未發,令人真知性命之宗。

又問:如何是炁凝而靈?

答曰:人從父母二炁初合,只為一炁耳!此炁漸化成微形,中即有一點靈光,如螢光朗耀,漸微動為呼吸之狀,呼吸成,形體全,而神明具也,以生。由是而觀,非炁凝而後靈乎?且謂仙道炁凝而靈之妙者,原夫精化炁者,精由炁化,使炁不化精,而 復補全其炁;炁以化神,而仙道成,則純是一神,而不見有炁;非炁凝而靈如何?唯此一靈,以動而用,則曰元神;在靜時,則曰元性是也。

又問:如何補?

答曰:古云:“以精補精,以炁補炁”。凡人當至虛極之時,元精元炁將發生,而為世法用,此正元精元炁生長之微機也。我則不以世法用,而還歸之 於原,則元精元炁得外來生長之機而生長之矣。正所謂“金丹內藥自外來”者,於此。生而採取之時,即補之時也。運小週天火候,烹煉薰蒸之工,即補之工也。得此時此工,則機相乘而相投也。不得此時此工,則後天呼吸之氣,無可施之理,亦無有益之用,先天精炁亦不得其所補以生長也;則炁不凝而不靈,何以脫凡而證聖哉?

 

 

八問曰:昔一人究玄關一竅,李清庵云:“於二六時中,行住坐臥,著工夫向內求之,語默視聽,是個甚麼。”此言是否?

答曰:大修行人頓法門頭,於語默視聽一無所著,謂之透得境界過。著了即繫縛於塵妄,奚可生心向語默視聽,求外馳耶?

又問曰:如何為是?

答曰:我仙祖李虛庵云:“一陽初動即玄關。”又《金丹四百字》亦云“藥物生玄竅”是也。古人又言“非有定處,只是至玄至妙之機關”,則不止 於一陽動而為言,亦不離一陽動而為言。總此大道雖多,事事法法,皆不無此玄妙機關。且如藥生有時有處,是一玄妙機關。火候調息,進則進而不退,退則退而無進,行當行之道,住當住之所,是一玄妙機關。有鼎爐之在玄妙中者,則鼎中之烹煉,爐中之採取者是也。如煉炁化神,十月養胎,人不知前以煉炁之有為沐浴,即此玄妙機關。後乃純神之無為沐浴,亦此玄妙機關。神有將出之景,亦有所出之法,如何是煉神,如何是還虛,超過虛無於寂滅至極,皆玄妙機關也。故紫陽仙翁又 云:“一孔玄關竅,乾坤共合成。”又言此一竅玄關,即玄牝之門。冬至藥生,火候沐浴,結胎脫胎,俱在於此,則一竅之旨盡之矣。志仙機者識之!然此至玄妙之機關,由真心實悟而得。若徒口說而不心悟,亦安有此玄妙哉?學者尤當勉之!

 

 

九問曰:古人云:“心息相依,久成勝定。神炁相合,久致長生。”二者可能得否?

伍子答曰:勝定長生,皆有先天之炁為心息之所依,為神炁之所合,非止言此出入息之氣也。以出入息,是後天幻化之物,有成壞故。

又問曰:有云“隨息之法,與息俱出,與息俱入,隨之不已,一息自住。”此言亦似心息相依,久成勝定之說,豈亦非歟?

答曰:天仙家真息之妙,自有升降,而至於無升降,不可以言出入。有出入者,即凡夫,非仙聖上上乘頓法也。所以云:“凡人之息以喉,有出入息者。真人之息以踵。”出入息者。徒播弄呼吸出入者,謂之守屍鬼子無先天炁者,則無漏盡通,不能長生而必死者,故名曰:守屍鬼子。學者當精求所以為先天炁者,而後可言依言合。

 

 

十問曰:“息息歸根,金丹之母。”陳虛白此言如何?

答曰:根者,元炁所居之地,烹煉金丹之所,大藥所生之處,即所謂炁穴,亦曰產藥之西南本鄉。煉成金丹,則曰根基。是化神入定之所住基。凡煉丹時,採藥於此,運用 週天火候於此,則息息不可不歸於此。息息能歸於此,則三家相見,金丹可成,生出一粒黍珠,而為服食之寶。以其金丹之所由以生,故曰母。此百日關中之理也。所言息息歸根,便有主張。歸者,即神凝炁穴之理。

 

 

十一問曰:何謂真人呼吸處?

答曰:人之呼吸似天地,故呼亦出於天根,乾辟是也。吸亦出於地根,坤翕是也。旋乾轉坤,是真人呼吸至妙之機,非臍腎中央口鼻諸處。 范德昭所云“內炁不出,外氣不入,非閉氣也”,正知呼吸之妙者。人若不知呼吸之妙處,則不能煉鼎中之丹,去仙道遠矣。最宜究竟。

 

 

十二問曰:有云“修煉必至於胎息,而後炁歸元海,方是純神十月之工。”此言是否?

答曰:非也。元海者,元炁之海,下丹田便是。凡十月之工,炁不歸於下丹田矣。其煉炁與息皆至於無而為神,在中田矣;故非可以炁歸元海言。

又問:如何是炁歸元海?

答曰:元精元炁,生於元海。每將順去,而為後天交感之精。真人依法採取,歸於元海。烹之煉之,漸長漸盛,成服食金丹。故仙聖 云“炁歸元海壽無窮”者是也。此百日煉精化炁時事,非十月化神為言也。余故曰:未甚說透。

 

 

十三問曰:陽葆真子《直議》云:“三宮升降,乃其自升降,非人升降。即犯著禪宗人所謂被十二時使者之理。週天運用,乃其自運用,非人運用。”此議是否?

答曰:全是邪說,誤人太甚!豈不聞古聖云“神運河車無了期”乎?鍾離真人亦云:“丹田直至泥丸頂,自在河車幾百遭。”劉朗然真人亦 云:“華池神水頻吞咽,紫府元君直上奔。常使炁沖關節透,自然精滿谷神存。”者。所以古來高真上聖,教人升降要似自然。運用亦合自然。非言不用人力,而自然升降運用也。凡夫不行道者,升降由經絡管 系,非三田也。運用由五臟而循環,非週天也。唯能三田反覆者,方能三宮升降。得仙師秘授火符者,方能週天運用。所以邱祖長春真人云:“運行週迴,自有徑路,不得中炁斡旋,則不轉。”學者當以此言質之。

 

 

dock@regimen.com.tw    ©2005 All Rights Reserved 修行人 版權所有